NEWS
时间:2019-10-21 10:24:58 来源: 作者:
“无论是扮相,还是总理的器量、胸怀、人格魅力,对我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更何况,总理是江苏淮安人,演得像不像,江苏的父老乡亲们心里自然有一杆秤。可以说这是我演过的最高难度的一部歌剧!”周恩来扮演者、青年歌剧演唱家毋攀说,要通过将近两个半小时、几乎贯满全剧的唱段“考验”,技巧、心理、体力缺一不可。台下是风华正茂、青春洋溢的年轻人,台上是岁至暮年却仍然鞠躬尽瘁的大国总理,全心投入的毋攀用高质量的演出再现了受人爱戴的周恩来形象。
“《周恩来》难度在于事迹太多。” 父子编剧冯柏铭、冯必烈告诉记者,“即使用连续剧的形式也说不完周总理的故事,而且歌剧本身不善于说太复杂的故事。于是,我们决定选取周总理一生中‘化危机为转机’的几个关键时刻,用片段式的镜头诠释大国总理的风度和气度。”他们为此构建了湘江血战与遵义会议、60年中苏关系恶化、卫星上天、万隆会议、中美建交等情节,并精心地对不同时空进行充满韵味的剪裁和勾连。
“其实,很多舞台镜头都藏有深意。”冯必烈解析道,舞台时间从1960年内外交困的国情闪回至长征时期红军血染湘江、损失惨重的存亡一线。雷声大作,火光冲天,红军战士端着枪在狂风暴雨中艰难行进,合唱声悲壮而急促,但战士手中始终挥舞着昭示希望和信仰的红旗。“这段闪回既是以周恩来视角对中国革命史的一次回顾,也是对当时(1960年)中国发展困境的启示:中国的路,要靠中国人自己走。” 冯柏铭说,之所以安排这样伤亡惨重的革命场景,也源于想表达周总理是个有担当的人,“遇到问题,总理不会文过饰非,也不会推卸责任,而是总结问题、解决问题。”遵义会议与李德的争执、病重坚持修改政府工作报告、回忆湘江之战、参与万隆会议……一个又一个细节,架构了丰满的人物。冯柏铭说,他非常希望通过这些细节的展示,展现一个事无巨细、目光远大、目标坚定的总理形象。
“整部作品带给我的感觉是温暖和庄严。”谈及歌剧《周恩来》,执棒指挥、江苏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程晔这样说。“《周恩来》有大场面,但并非是大肆宣扬的。在剧中,周总理给人一种庄严伟大,又平静温暖的感觉。有时候排练,音乐一出来,弦乐低沉的声音融进来,就有一种非常和蔼亲近的感受,让我感动。”担任《周恩来》作曲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唐建平表示,作品既要表现周恩来作为“大国总理”,有智慧、纵横捭阖的一面,也要表现他作为“人民总理”,有奉献精神,对人民有大爱。“以音符来诠释情感而非贴合情节,将表达的重点放在传递总理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上,这是《周恩来》的音乐技术核心,”唐建平表示,“要让每一个音符,都把总理那亲切感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推到观众面前。”
“周恩来精神”这样打动观众
西花厅鲜艳的海棠仍在盛放,罹患绝症的“周总理”却在海棠树下和“邓颖超”挥手作别,转身离去,继续投入工作;刚做完手术的“周总理”深夜伏案灯下,生命即将走到终点之际,仍然惦记老少边穷地区脱贫、祖国统一大计……随着剧情的推进,这无声而悲壮至极的画面让观众全程蓄积的情感达到顶点,滚滚热泪与经久不绝的掌声交织一片。“总理啊!总理啊……”60岁的市民李巧兰不禁呜咽出声。“当时从电视上看到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人人裹个大棉袄,哭声震天。”说着,她就控制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人民总理人民爱!”80后女孩杨晓说,最打动她的是周总理临终时,在病床前与邓颖超诀别的一场戏,《海棠花开》的音乐响起,内心那种滚烫的感情就开始翻涌。“从小到大,街头巷尾哪家不说周总理的事迹。小时候,我常听到爷爷奶奶说周总理平易近人,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父亲那辈,常常会聊起周总理为新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也许是耳濡目染,我对总理也有着很深的感情。总理的精神,整整影响了几代人。”
“江苏人看了这部剧,应该会很骄傲自豪。” 冯柏铭说, “周恩来是江苏淮安人,南京也是他工作战斗过的地方,
他所表现出来的坚忍、创新、勇于担当、聪颖睿智、协商融通等特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江浙文化丰富内涵的熏陶,这些特质,在现代生活中也富有启迪性。”
22:00左右,此时夜深,已有寒意。在江苏最高规格的艺术殿堂,当周恩来饰演者毋攀、邓颖超饰演者宋元明,指挥程晔,作曲唐建平等主创人员手挽手谢幕时,观众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热烈感人的一幕。70岁的老党员王明贞说,在他心里,周总理最了不起的,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临终了,还想着能为国家、为人民做些什么,这样的人,叫人怎么不爱戴……” 崇高的“周恩来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也为在新时代谱写江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宝贵财富。
挑战高峰,江苏这样打造歌剧重镇
歌剧被誉为 " 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新史诗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自2014 年以来,江苏连续打造《运之河》《郑和》《鉴真东渡》《拉贝日记》《周恩来》五部原创歌剧,造就了中国原创歌剧界的“江苏现象”。
原创歌剧,中国观众能接受吗?在《周恩来》导演邢时苗看来,“舞台上发生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感染人,歌剧更可以凭借世界流通的音乐来感染你,用音符来沟通你我间的情感。”邢时苗表示,西洋歌剧和中国历史人物,看似风牛马不相及,要找到他们的契合点,就要紧扣一个“情”字。“观众看到舞台上有一个伟大的周总理,但也能感觉到他的性格是富于浪漫主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歌剧中倚重音乐的设计,不仅把总理心中的浪漫表达出来,也要让音乐跨越种族、国籍和文化的鸿沟,向世界传达总理的伟大人格。”
江苏歌剧的迅速发展,歌剧中各个工种的水平的大大提升,也吸引了省外优秀歌剧演员的倾情加盟。曾主演《唐璜》《费加罗的婚礼》《图兰朵》等西方歌剧经典的旅奥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此番转而饰演邓颖超这样一位年过半百、具有非凡胸襟智慧的女性,她坦言,如果演员只是自己动情得流泪,但观众没有流泪,表演就是失败的。 “西方歌剧的情感表达相对比较激烈、单纯、直接,而在邓颖超这里,在个人家庭圆满和国家大局面前,她必须选择后者,她作为妻子的感情也就格外复杂。”宋元明说,唱歌剧不仅是唱好一首歌,而是要唱出一个角色的灵魂。
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团副团长徐珊珊表示,作为一名在《周恩来》中参与合唱的歌剧人,她的心中涌动着欣喜和自豪感。“上口就明显感觉和西洋歌剧不一样,有红色经典旋律在里面,也有一些耳熟能详的民间小调,让我们感觉非常亲切。”合唱和主角唱腔彼此配合,让整部作品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更深地烘托出周总理的人物形象,徐珊珊认为这是一种“中国故事,世界表达”,“用国际化的艺术语言表达我们江苏的故事。”
当天,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在现场观摩了演出。歌剧《周恩来》成功演出,令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对中国歌剧的未来充满希望,“从《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等深入人心的歌剧来看,中国观众其实很能接受这种‘音乐+戏剧’的形式。去年江苏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入围2018年国际歌剧大奖,更坚定了我对中国歌剧能够收获观众喜爱的信心。我希望该剧在收获中国观众认可的同时,也能借着国际语言走向世界,令世界人民感受到大国总理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