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时间:2024-10-25 10:17:22 来源: 作者:
当我们谈论“建设”的时候,通常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的过程,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动态景象。但文化建设却内蕴着不同意味。现当代“文化”既包含人的能动性与意识活动的柔性意义,又牵扯生产力变革的形态更替与物质属性,既蕴藏内部主体的向心力与统一性的建设,又面临外部的形象塑造与话语叙事的转向。因此,文化建设并非单纯是“平地而起”的问题,而应依据文化特质探讨文化激发与开拓的路径。
激发被遮蔽的文化记忆,开拓文化传承“谱系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代代传承的文化经受住了不同时代的锤炼和更新。但在此过程中,部分文化形态存在被遮蔽或遇冷的情形。“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传统的文化记忆、民间艺术、民居样态、语言形式等都是镌刻在文化传承链条中的“DNA”。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携带文化特质与历史信息的文化元素相互组合、不断推演,慢慢形成具有文化传承效用的“谱系图”。而在历史赓续绵延进程特别是现代化宏大浪潮与世界变局的加速演进中,一些传统的文化要素被淡化甚至渐渐消失,从而引起“谱系图”的缺损。因此,激发被遮蔽的文化记忆就变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上海一直致力于活化传承历史文脉。“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何以中国》纪录片、“造物十二时辰——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美学展”……上海正以多种方式溯源历史、寻脉中华,使历史流转、再现,让文物“活”起来。通过种种“激发”,为文化传承“谱系图”不断地增添色彩。
激发文化的“实践效能”,开拓文化建设“全链条”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要真正使文化传承能够“落地”,使文化塑造的精神动能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效能,还需要解决“动力端”“政策端”“受众端”及“资源配置”相互连通相互渗透的问题。为此,需要开拓文化建设“全链条”,增强文化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在“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等方面推动机制改革,促进文化人才队伍流动,引导文化信息流向,推动文化产业基金流通,指引上海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高频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
近年来,上海在实现文化资源高效配置方面做了不少尝试。比如,上海市民夜校自推出以来广受好评,2024年上海市民夜校秋季班以“大文化”概念展开,一方面,聚焦都市文化、现代科技,一方面传承文化传统、关注非遗艺术,各分校纷纷根据自身文化特色,拿出“绝活”以飨市民,将民间艺人、艺术团体、都市文化等文化主体与文化要素通过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全部联合起来,以合适机制体制推动其“全链条”贯通,使文化直达民众、直击民心、直面民情。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动力,开拓文化发展新“蓝海”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文化领域中也存在突出表现,使文化领域彰显新质态、新形态与新业态。AI、数字技术、文化元宇宙等文化行业的新突破逐步融入文化生产,体现出一条既沿着世界文化发展大势,又包含中国文化底色的体制机制改革的新思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些均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上海正加快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和文化节展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还将着力打造多个超千亿规模文化产业集群。
文化高地的建设、文化市场的流速,是推动现代化城市空间完善的必要条件。日前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设计无界 新质生长”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4)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办,从创新设计到文化传承,从前沿思维到理念共识,设计让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更加可感,让“聚人、促产、兴业”更加可及。
AI赋能艺术、赋能城市建设,是打造上海文化“天际线”、扩展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创造与突破。上海作为“先行者”,努力在这个赛道上“领跑”。目前制约文旅元宇宙场景落地的核心软硬件正在快速突破,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已在酝酿布局,文旅元宇宙发展窗口基本形成。按照相关规划,到2025年,上海“文旅元宇宙”品牌将初步打响,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并形成2—3个新内容创制产业集聚发展区。
对于文化建设来说,不能离开传承讲创新,不能舍弃个性论共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上海要以“激发”促“开拓”,以“谱系图”贯通文化传承的历史链与现实域,以“全链条”打通文化资源配置的上下游,从“动力端”开拓文化创新创造新“蓝海”,将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引向深入。